牛洛河既是发源于中国和老挝边境地带的一条长约20公里的小河之名,也是牛洛河畔一个有着10余万亩肥沃土地的河谷的地名,但很少有人知道牛洛河名字的来历。 从至今还住在牛洛河的一些老人口中得知,原来牛洛河这个地方原来是哈尼族迁徒居住的地方,因此牛洛河名字的由来与长期居住在这里的哈尼族村落有着很大的关系。 据传,哈尼族是古代羌人的后代, 在千百年的历史岁月里,经过漫长的迁徒历程,最后定居于滇南的群山峻岭之中。哈尼族创建村落时,村址的选择必须具备茂密的森林、充足的水源、平缓肥沃的山梁等垦殖梯田不可缺少的条件。 大约三四百多年前,墨江的一些哈尼族马帮经常从现在的普洱、磨黑一带贩茶和盐到老挝勐乌一带去进行贸易,路途中必然要经过现在牛洛河这个地方,然后翻越牛洛河后面的量山到老挝勐乌。当他们穿越现在思茅、江城来到牛洛河所在的地方时,看到这里云雾缭绕、土壤肥沃、森林茂密、水草丰盛,于是就在这里住了下来,在河边放马、放牛、打铁,在山坡上开垦梯田种水稻,还将马帮带来的茶籽种在量山上。 哈尼人住下来后,就把这一带云雾缭绕的地方叫做“雾露坑”,把放牛的小河叫做“牛落河”,即天上的神牛落在河里之意。因为当时“牛落河”住着一家铁匠,因此“牛落河”也被叫做铁匠河,至今还有人这样叫。 哈尼人认为这里是一块风水宝地、聚宝盆,因为河谷中央的一座山形状酷似一个大元宝,左侧的山峰犹如一只巨大的螃蟹,所以哈尼人还把“牛落河”叫做“凤凰地”,“螃蟹地”。当一百多年前法国人到这里开矿时,哈尼人又把这里叫做“金子地”。“牛落河”这个地方由于位于江城到老挝勐乌贸易的必经要道,所以过去十分繁华,至今这里还有许多当年留下的古墓。只是后来随着贸易的衰减,住在这里的人也越来越少,最后只剩下了七、八户人家,“牛落河”又成了一个哈尼族居住的小村落。几十年间,这里一直人员稀少,土地荒芜,杂草丛生。 直到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一群勇敢的拓荒者响应政府的号召到这里开荒种茶,还把“牛落河”之名改成了现在的“牛洛河”。据查,牛可代表“勤劳”之意,“洛”字在《尚书》中所指的涵义有“新地方、河流”之意,因此现在的“牛洛河”就可以理解为“一群勤劳的拓荒者开垦的新天地”。经过近20年的开发建设,牛洛河10余万亩肥沃土地变成了美丽的大茶山,一个现代化的生态茶业企业诞生了,一个美丽的小镇形成了,“牛洛河”的名字也随着牛洛河茶业生产的茶叶享誉世界,香飘四海。 据说,由于当年定居在这里的哈尼人将马帮带来的茶籽种在了量山上,因此至今量山上还有许多三四百年的古茶树,牛洛河茶业一直在牛洛河自然生态保护区域组织进行古茶树搜救保护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