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瓜贡茶 茶厂:普洱贡茶厂 筒包:不详 仓贮:干仓 茶香:不详 茶山:倚邦茶山 图字:不详 陈期:约150年 茶韵:古韵 茶树:小叶种乔木 饼包:不详 色泽:金黄 味道:淡薄 茶箐:一级 图文:不详 气味:无 水性:化 茶型:金瓜圆形 内票:不详 条索:芽头 喉韵:不详 规格:不详 内飞:不详 汤色:汤有色 生津:不详 重量:3300g 工序:生茶 叶底:不详 茶气:不详
金瓜贡茶 普洱茶太上皇 金瓜贡茶 清朝雍正七年(1729年),云南总督鄂尔泰选取最好的普洱茶箐,制成团茶、散茶和茶膏,进贡皇室作为贡茶,普洱茶成为了贡茶行列中的一员。同时普洱茶在一夜之间,就成了进贡茶产品中的新宠。“普洱茶名遍天下,味最酽,京师尤重之”。更有“夏喝龙井冬饮普洱”的宫廷美谈。明朝《滇略》中说:“士庶所用,皆普茶”这句话,应该是为清朝而写的。 “茶生银生城界诸山。散收,无采造法。”普洱茶原本也是散茶,而什么时候将普洱茶改做成型茶?却找不到具体的历史资料。 云南总督鄂尔泰,在普洱府宁洱县建立了贡茶茶厂,开始了普洱贡茶近两百年的生命史。更重要的是不但有制造团茶的普洱贡茶,且更设计大小不同的团茶型式。“普洱茶成团。有大中小三种。大者一团五斤,如人头式,称人头茶,每年入贡,民间不易得也。”所以那些五斤大团的贡茶,也叫“人头贡茶”。 “所谓普洱茶者,非普洱府界内所产,盖产于府属之思茅厅界也。厅治有茶山六处。”……于二月间采蕊极细而白,谓之毛尖,以作贡。”用来制造人头贡茶的普洱茶箐,都是一级的芽茶,经长期存放后,会转变成金黄颜色,所以人头贡茶也叫“黄金贡茶”,或叫“黄金人头贡茶”。 云南总督鄂尔泰,在思茅设立官办的茶叶总店,选最好的普洱茶进贡朝廷,也带动思茅成为六大茶山茶叶的购销集散中心。雍正十二年三月的官方文告《禁压买官茶告谕》中有:“每年应办贡茶,系动公件银两,发交思茅通判承领办送。”在《大清会典事例》有记载:“宁洱县秋粮每石折银二两。”现在的普洱自治县宁洱镇,仍留下一条昔日车水马龙,集散普洱茶的古街道。普洱贡茶的茶箐,是来自云南省最南境的六大茶山,由马帮走过了两三百里的石块古茶道,运送到普洱府宁洱县县城的普洱茶厂,再加工精制成各类型普洱贡茶。
1936年北京故宫处理清宫贡茶,总共留下有两吨多,其中有一些是普洱贡茶。这些普洱贡茶大者像金瓜,小者像乒乓球,最大的重五斤半(3300克)左右。这一批普洱茶保存良好,未曾霉变。曾经取了一些试泡,而评语是:“汤有色,但茶味陈化、淡薄。”20世纪60年代期间,因为大陆茶叶生产失调,将这批普洱茶打碎后掺进其他普洱茶出售掉,唯留下一两个较大的金瓜型贡茶,作为历史文物留念,目前保存在浙江杭州的“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普洱金瓜贡茶,我们称之为“普洱茶太上皇”。太上皇是有着无限的荣誉和尊贵,但是毫无施政权利。金瓜贡茶有太上皇的崇贵,但已无法分享其香韵滋味,不就是普洱茶品种的太上皇了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