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南非的誕生 當時的南非總統戴克拉克 原本以為他能夠成功主導結束種族隔離協商的走向,並且進一步提出一個多黨權利分制的妥協方案,但是事實證明,他仍無奈的被南非長久以來的歷史包袱所打敗。
在經過一連串的談判之後,南非終於在1994年的4月份遵循過渡時期憲法,舉行了有史以來第一次民主大選,非洲民族議會(ANC)以62%的高票掌握主權,成為執政黨,而當時的國民黨(NP)則以20%得票居次(主要票源來自西開普地區的雜色人種),印卡塔自由黨(IFP)則得到10%選票(主要票源來自夸祖魯那他省),南非也重新被劃分為九個省份,根據當時的過渡時期憲法,國民黨和印卡塔自由黨加入了全國團結臨時政府(Government of National Unity),但是在1996年,國民黨正式宣布退出該臨時政府。
然而由非洲民族議會所執政的南非政府卻遭遇到嚴重的障礙,當時傳襲已久的官僚政治風氣導致執政效能上的複雜化,政府的每一個階層都面臨了重新整頓的迫切需要,同時國際間的經濟蕭條也對南非造成極大的打擊,除此之外,南非政局的轉變、動盪也衍生出犯罪率惡化的問題,形成根深蒂固的暴力文化。
然而南非政府在推動社會經濟的多方領域,例如提供民宅、自來水、電力、以及農業區醫療水準等卻也展現出優秀的成績,這些成就贏得了社會各界的掌聲與喝采。
南非執政黨在推動全民政治以及人權平等上不遺餘力,這些成果獲得了各界的肯定,在曼德拉掌權的五年當中,他帶領政府上下訂立完整的憲法制度,成為全球民主發展的標準典範,另外在圖圖大主教的引領之下,南非成立了真理與和解委員會,為南非的政治運作建立了應有的信用度與透明度。
南非在1999年舉行了第二次民主大選,執政黨非洲民族議會在高票中更加壯大,在姆貝基接過主導權後,南非正式邁入曼德拉過後的全新紀元。 |